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全攻略:從入門到專業的完整指南
說起醫療領域的專業組織,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絕對是個不能不提的名字。我記得第一次接觸這個學會是在某次醫院培訓中,講師提到他們辦的課程很有料,但老實說當時我對學會的印象很模糊,只覺得又是個高高在上的學術團體。後來實際參加過幾次活動,才發現它其實很接地氣,確實幫醫療人員解決不少實務問題。
如果你正在找感染管制相關的資源,或是想知道這個學會到底能幫你什麼,這篇文章應該可以給你滿清楚的答案。我會盡量用白話的方式,把學會的裡裡外外都講一遍。
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到底是什麼來頭?
簡單來說,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就是個專門搞感染管制工作的專業組織。成立時間其實不算短,早在1995年就創立了,主要發起人都是當時感染科的大老們。我翻過他們的資料,發現創會理念很務實——就是覺得台灣需要有個專門單位來整合感染管制資源。
你知道嗎?當初會成立這個學會,跟台灣幾次大型傳染病疫情很有關係。像是SARS期間大家手忙腳亂的,事後檢討就發現感染管制這塊需要加強。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在這方面確實幫了不少忙,像是訂定各種指引、培訓人員等等。
現在學會的規模已經不小,會員人數我看最近統計應該破千了。主要成員包括感染科醫師、護理師、醫檢師等等,幾乎涵蓋所有醫療相關專業。我個人覺得最有用的是他們提供的繼續教育積分,對需要換證的醫療人員來說簡直是及時雨。
學會主要都在忙些什麼?
講到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的日常工作,其實比很多人想的要多元。不是只有開開研討會那麼簡單喔。
教育訓練課程是重頭戲
這應該是最多人參加的活動了。學會每年都會辦各種培訓課程,從基礎到進階都有。我上過他們的「感染管制基礎班」,內容確實扎實,講師都是實際在醫院工作的專家,不是只會講理論的那種。
不過有件事要提醒,這些課程通常都要錢,費用從幾千到上萬都有。如果你經費有限,可以等等看有沒有補助名額。學會偶爾會跟衛生單位合作推出免費課程,但名額搶很快,要隨時關注他們的網站。
課程內容涵蓋面很廣,像是手部衛生、隔離措施、抗菌劑使用等等。最近還新增了抗生素管理相關課程,跟上時代需求。
學術研討會與年會
每年最大的活動就是年會了,通常會邀請國內外專家來演講。我參加過一次,現場人數多到嚇人,可見大家對這個領域的重視。
研討會的主題都很實用,比如去年重點放在COVID-19的感染管制對策。這些內容後來都變成醫院制定政策的參考依據,影響力比想像中大。
不過說實在的,有些場次內容偏學術,對第一線工作人員來說可能有點硬。建議可以先看議程表,挑自己需要的場次參加。
出版品與實務指引
學會定期會出版感染管制相關的指引手冊,這個我覺得超級實用。像是「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標準作業程序」這種文件,幾乎是每家醫院的必備參考資料。
這些出版品有些可以免費下載,有些要付費。我建議新手可以先從免費的基礎指引開始看起,再決定要不要買進階版本。
最近他們還推出了電子版指引,用手機就能看,方便很多。只是有些老一輩的會員反映不習慣電子閱讀,這點學會還在改進中。
會員制度詳細解析
想加入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的人,最關心的應該就是會員權益了。我幫大家整理了一下現行的制度。
基本上會員分幾種:個人會員、團體會員、學生會員。每種的權利義務不太一樣,費用也不同。我自己的經驗是,如果你是醫療從業人員,加入個人會員比較划算,因為可以參加會員價的活動。
| 會員類型 | 年費(新台幣) | 主要權益 |
|---|---|---|
| 個人會員 | 1,500元 | 活動優惠、繼續教育積分、定期刊物 |
| 團體會員 | 15,000元 | 5名代表參會資格、機構培訓資源 |
| 學生會員 | 800元 | 課程優惠、學術資源使用 |
說實話,這個會費對剛入行的新手來說可能有點負擔。但我算過,如果你每年會參加兩次以上付費活動,加入會員反而比較省錢。
會員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拿到最新的感染管制資訊。學會的電子報內容很豐富,常常有第一手的疫情分析和政策解讀。這對工作需要的人來說,價值遠遠超過會費。
會員申請流程
申請加入台灣感染管制學會不算複雜,但要注意一些細節。首先要去官網下載申請表,填好基本資料和專業背景。
需要準備的文件包括:身分證明、學經歷證明、相關證照影本。如果是學生會員,要加附學生證影本。我建議所有文件最好先掃描成電子檔,線上申請時比較方便。
審核時間大概兩到三週,通過後會寄發會員證書和歡迎包。記得收到後要仔細核對資料,我有朋友曾經遇到名字打錯的情況。
實用資源與聯繫方式
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的總部設在台北市,但現在很多業務都線上化了。如果你需要聯繫他們,我最推薦的方式是透過官方網站。
網站地址是 https://www.tsic.org.tw,上面有最新活動訊息、申請表格下載、還有常見問題解答。我個人最常使用的是他們的線上課程系統,可以隨時隨地上課,對忙碌的醫療人員來說很方便。
學會也有臉書粉絲專頁,會即時更新疫情相關資訊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粉絲專頁主要是資訊分享,正式申請還是要透過官網辦理。
如果需要當面諮詢,可以預約時間到學會辦公室。但我必須說,他們工作人員不多,現場服務可能要等比較久。建議先打電話確認時間。
小提醒:學會的服務時間是週一到週五早上9點到下午5點,國定假日休息。最近因為疫情關係,建議去之前先確認有沒有特別規定。
常見問題一次解答
Q:非醫療背景的人可以加入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嗎?
A:原則上可以,但權益可能有限制。學會主要服務對象是醫療相關人員,非專業背景的會員可能無法參加某些專業課程。建議先寫信詢問詳細規定。
Q:學會的培訓課程可以抵繼續教育積分嗎?
A:大部分課程都可以,但還是要看各專業學會的認定標準。台灣感染管制學會本身就是衛福部認可的繼續教育機構,所以積分通常沒問題。最好在報名前確認該課程的積分時數。
Q:如果遇到感染管制的實務問題,可以找學會幫忙嗎?
A:可以,但有限度。學會提供專業諮詢服務,但如果是個案問題,可能會建議你尋求正式醫療管道。他們比較擅長的是通則性的問題解決。
Q:台灣感染管制學會與政府單位的關係是什麼?
A:學會是民間專業組織,但與疾管署等政府單位有密切合作。很多政策制定會參考學會的專業意見,但學會本身沒有公權力。
寫到這裡,我突然想到第一次參加台灣感染管制學會活動的經驗。那時候我是個菜鳥護理師,對感染管制一知半解,聽完課程後真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。雖然現在回想起來,有些內容對新手來說還是有點難,但整體來說收穫很大。
台灣感染管制學會這幾年的轉變也滿明顯的,從原本比較學術導向,慢慢變得更注重實務應用。這點從他們開的課程內容就看得出來,越來越貼近第一線工作者的需求。
不過說實在的,學會還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。像是網站界面有點老舊,手機瀏覽不太方便;還有一些行政流程還是很傳統,需要紙本郵寄。希望他們能加快數位化的腳步。
總的來說,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在台灣感染管制領域確實扮演重要角色。無論你是想精進專業,還是需要相關資源,都可以從這個學會開始著手。只是要記得,專業組織的資源有限,最好先明確自己的需求,再選擇適合的服務。
最後給個小建議:如果你對感染管制有興趣,不妨先參加一次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的公開活動體驗看看。現場通常有專人可以諮詢,比單純看網站更能了解實際狀況。畢竟親身體驗最準,說不定你會發現比預期更有收穫。
Leave a Reply